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转】民谣与生俱来有一种朴素感,我不喜欢做作的任何形式,不仅仅是音乐上面
寂色 离线
级别: 橘园贵宾

UID: 276486
精华: 0
发帖: 2662
橘果: 60888 颗
威望: 19327 点
光辉成就: 6 分
群组: 色色女当道
在线时间: 2782(时)
注册时间: 2009-09-13
最后登录: 2024-05-08
0  发表于: 2014-09-05  
来源于 音乐资讯 分类

【转】民谣与生俱来有一种朴素感,我不喜欢做作的任何形式,不仅仅是音乐上面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羽荫藜 从 音乐地带 移动到本区(2016-01-14)
    1996年“麦田音乐”签下了旗下第一位女歌手,随后她参与录制了高晓松个人作品集《青春无悔》,除与老狼合唱《青春无悔》之外,又独唱了三首歌《B小调雨后》、《白衣飘飘的年代》、《回声》。嗓音清澈见底,外表娇媚可人,也就是这三首歌让大家知道了这位女歌手的名字—叶蓓。叶蓓出生于音乐世家,七岁学钢琴,后来进了中国音乐学院附中,高中毕业之后又考入中国音乐学院,获得声乐学士学位。在“校园民谣”的浪潮中,叶蓓是为数不多的女歌者,极具代表性,一周前记者与她取得联系后,她欣然接受采访,记者把准备好的诸多问题打包发送,回复过来的文字,跳跃而灵性,感性而睿智。

  高晓松用过一句话形容叶蓓,“一个属于音乐的女人为了爱情出走,找到爱情后又回来了,重归音乐。”所以这篇专访就把这句再贴切不过的话拆解开当作小标题,与叶蓓对号入座。


“一个属于音乐的女人”
当今歌坛,不识谱的歌手占大多数,以歌神张学友为例,每次有新歌,都需要先找人录成小样,然后一句一
句鹦鹉学舌学会。所以像叶蓓这种科班出身的歌手更显得稀缺,就是因为从小对音乐的痴迷,叶蓓才毅然决然考取了中国音乐学院,如今她能在歌唱的道路上星光璀璨,恐怕也是上天对她的应有回报。
新文化:我知道您是中国音乐学院毕业,主修声乐,你最喜欢哪种音乐类型?什么时候开始喜欢校园民谣的?
叶蓓:我小时候在家里接触最多的是古典音乐,就是圆舞曲、小步舞曲、小夜曲之类的。上学之后,喜欢流行音乐,那时候听齐秦、李宗盛、罗大佑,那时候不分种类,也听崔健,我觉得只要对口味就可以。接触民谣是和老狼、高晓松他们认识之后的事儿,喜欢民谣是逐渐的过程,民谣与生俱来有一种朴素感,我不喜欢做作的任何形式,不仅仅是音乐上面。
新文化:那个年代大家只为理想和爱情歌唱,唱歌不为选秀,关于民谣您有哪些回忆?
叶蓓:的确,那时候没有选秀这个名词。我不觉得是因为理想才歌唱,对我来说,那时候还搞不清楚理想为何物,只知道那是骨子里的一种很强很强的需求。我特别小的时候,那大概是幼儿园时期,就开始在班里领唱,一路以来都是音乐课代表,音乐对我的吸引力非常非常大,每个学期妈妈都会在买磁带上面给我花一百到两百元,一盘磁带大概十二元,当时是不小的支出,如果妈妈不买给我,我在商场二楼的玻璃柜台一耗就是几个小时,选来选去不肯回家,在这方面的花销从小就已形成习惯。至于某个人,某件事……画面太多了……重新回忆很辛苦,也很难用几句话在这里表达,希望今后有机会慢慢说给大家听吧。
新文化:音乐在生命中的比重有多大?在音乐方面你的梦想是什么?实现了么?
叶蓓:我不太擅长回答这个问题。但是我深深地知道,我和音乐无论如何是分不开的,它在,我在;有我,便有它;它就是我,我就是它,在一起太久了,已经合二为一。无法划清界限和掂量各自的比重了。其实,我是一个完全跟着感觉做事的人。我从小看电视,只看唱歌类的节目,那时候就希望,有一天我也在电视里唱歌,姐姐小时候都笑话我的,说我又在发梦。我妈妈她不管真假总是一直鼓励我的,每一次的人生最重要的音乐方面展示都是我妈妈陪伴我。哪想到,有一天,不仅可以出现在电视里面,而且可以和听他们歌长大的那些前辈同台演出,是件回味起来很幸福很喜乐的事。我想,能持续有一个氛围做音乐我已经很知足,所以,在这个问题里我想就算是实现了吧!
“为了爱情出走”
叶蓓说自己是一个“不能没有爱的人”,所以当年纪轻轻成名后的她,游走在世界的各个角落时,心中对爱
的追求也是永不停歇的。在制作《青春无悔》时,高晓松的初衷是让所有当时最红的大腕演唱自己的歌,而叶蓓作为唯一一个毫无名气的歌手出现,可见高晓松对其的“一见倾心”。
新文化:中国歌坛很少有你这样人淡如菊的女歌手,感觉不追名利地在唱着自己喜欢的歌,你发专辑的密度不大,但经典的歌很多;你在媒体面前不过多曝光,但歌迷的忠诚度很高,平时你怎样与喜欢你的歌迷交流?
叶蓓:我平时和所谓的乐迷没有任何交流。我有微博,但是我没有把利用这个平台做交流为主要目的,只是平时有感而发地写写画画。最近我爱上了诗歌,我要求自己每天坚持写一点点有意思的诗句。微博是记录我成长的一块净土,就是淡淡地来与去,安住地写我喜欢的文字,我欢迎有人喜欢,或离去、相聚都是缘分,不强求任何交集,仅此而已。我也不想自己给自己安上任何标签,标签都是服务我之外的人的。
新文化:你如何评价自己在歌坛的位置?
叶蓓:在乐坛的位置并不重要,因为拥有的所谓一切标签都会在某一天离去,我只关注我的音乐是不是打动我,如果能有幸陪伴过您,那也是一种福气。
新文化:现在回忆,1994年认识高晓松对你的人生是个转折性的事件吧?
叶蓓:是的,当年他已经成了名人,有次他到朋友的酒吧,碰巧我在那个酒吧唱歌,我还记得当时我唱的是《老情人》,他听了之后挺喜欢的。就这样喊我来认识,后来他说正在做新专辑,问我想不想唱歌,我答应了,就这样大家就听到了《青春无悔》里的我。
新文化:《青春无悔》之后,可以说你一夜成名,知名度带给你生活哪些影响?生活是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叶蓓:我是一个北京姑娘,从小不缺失爱,家里经济条件不算差。当年我读书的时候录制了《青春无悔》那张唱片,的确如您所讲,有一些知名度,去高校或剧场演出的时候有好多人很喜欢我。我那时候的感觉,嗯,应该说是觉得特别新鲜,很兴奋,我自己认为没有什么膨胀感,只是很开心运气超好。因为我深知,音乐这个东西,我的确太喜欢了,一下子被机会和听众看上,有一种一拍即合很妙的感受。生活上就是除了上学,很多时间全国各地做宣传演出,和不认识的媒体打交道,和公司的同事像朋友一样相处,玩。
新文化:你是那种邻家女孩的感觉,所以爱情和事业对你来说,是不是爱情更显得重要一些?
叶蓓:其实我没有把歌唱当成事业,我只是有幸做了一件我很喜欢的事情,它支撑我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也拥有了一些所谓的知名度,赋予了我太多。爱情和歌唱都是重要的,它们相辅相成,我是一个不能没有爱的人,我的生活依赖爱,我的灵感依赖爱,我的快乐幸福都依赖爱,它们一直相处得很好。
“找到爱情后又回来了”
每一个女孩都是无泪的天使,当遇到喜欢的人时,落了泪,才到了人间。叶蓓给人的感觉就如同天使般美丽纯净。2003年叶蓓参加明星羽毛球队结识了姚先生,走过相恋的幸福之路,2010年叶蓓幸福地嫁给姚先生。为了爱情,叶蓓很少跑通告,婚后的叶蓓,才偶尔出席活动,俨然一个好太太,事业成功,爱情甜美。
新文化:你觉得这20年来,校园民谣带给你什么?对你的性格有什么改变么?
叶蓓:校园民谣代表的是一个时代。我们在校园民谣时期出现。因为校园民谣,很多人认识我们,校园民谣陪伴着我和很多喜欢音乐的乐迷一同成长。这些性格、生活、民谣三者究竟是谁改变谁,我也分不清楚,我的成长究竟和哪些标签一起交汇而发生变化,我也搞不太清楚,我想很多问题是不需要太清楚的,然而出现在人生轨迹当中的都可以说是缘分,因为它的出现有了现在的我。
新文化:校园民谣已经成为过去时,现在的孩子很少再听,但是很多那时的经典依然,你觉得校园民谣在歌坛处于一个什么位置,你觉得它的鼎盛时代还会回来吗?
叶蓓:我不会号脉算卦哈哈哈哈,未来的事情谁说了也不算,对吗?它存在,因为它有价值,它消失,意味有更好的取代它,品种流通是最好的市场检验方式。
新文化:当年唱校园民谣的那些歌手,现在都各忙各的,这些歌手不走穴,不商演,和现在的歌手有很大的不一样,你如何看待校园民谣歌手?
叶蓓:我周围的几个一直都还表现得比较精进,比如老狼、李健、水木、许巍、郑钧,当然有些不是校园民谣的标签,但这些朋友都是从一开始就认识,已经很多很多年了,至今市场份额好像也都蛮不错的,哈哈。
新文化:当年民谣圈内的人,现在与谁联系比较多?老狼?朴树?还是哪些人?说说你觉得大家这么多年的变化。
叶蓓:您提及的这些人我都会时不时地在演出和生活中遇到,当然老狼、许巍、郑钧他们都是较熟悉,能说心里话的朋友。我觉得他们和当年一样有意思,完全没有因为一天天地变老而削减他们的锐度,相反,更像一杯年份久的茶,越品越香。
新文化:2012年4月28日,北京万事达中心我去了,没有华丽的舞台,只有最经典的玄妙歌声,我觉得舞台上的你们仍旧是当年的模样,只不过心里都多了些许故事,将近20年后,再唱当年的民谣,是怎样的心情?尤其是当你有了家庭之后,再唱那些歌曲,会有哪些感触?
叶蓓:当时的心情在一束追光灯下,突然一下子很复杂,但也说不清到底是怎样,我大概知道自己是觉得一下子我们(我们台上的音乐,和人)过了那么久,这些旋律和朋友,见证了我的青春和成长。
新文化:现在在忙什么?
叶蓓:除了演出和录像之外,我就是每天在家练琴写歌,画画,写字,看电影等等,很逍遥。
新文化:喜欢你的歌迷,看到你幸福地嫁给姚先生后都发出最真挚的祝福,婚后的你偶尔参加外面的活动,将来会不会以家庭为重,完全做全职太太?
叶蓓:这个要看心情。
新文化:看你也偶尔玩票影视剧、话剧的音乐创作,将来的发展方向是什么?
叶蓓:至于方向,我没有太多设计,很多决定都是依照兴趣和机会出发的。目前的作品都是自己创作的,想的是自己把握音乐方面的方向、发行的节奏,拥有做事情的主动权。
新文化:《青春无悔》很火,几乎每首歌都被传唱,文案也很美,以至于不敢轻易拿出来看,担心看一次,又让自己青春的回忆再蒙上一层泛黄。您现在还听这张专辑吗?现在您更多在听什么样的歌?
叶蓓:我大多数时间不太怀旧,只是非常敏感的时候,会拿出来品味一下,通常我希望我更在意当下的状态,而不是活在过去的某段时间中。平时比较多听的是欧美乐队的作品。
本报记者 李春萍 郭艳东
结语
这是第四期关于“校园民谣”的报道,就在它出世的第二十个年头,我有幸与这些当年的“神”级别人物宋柯、水木年华、叶蓓一一接触,如果你连续读完了这些报道,你一定会骂我,高晓松呢?老狼呢?郁冬呢?沈庆呢?这些人还没写,就草草封了帖。是的,高晓松有点太遥不可及了,他的联络人回复“人在国外”,也可能是近期新闻太多而不愿意出来多说什么,无论什么话题;老狼太幸福了,“唱一首歌爱一个人过一生”说的就是他,这是一匹一向躲着媒体的狼,我个人特欣赏这样的艺人性格,再比如葛大爷;郁冬,600多人的朋友圈里都翻不到这个家伙,我坚信了高晓松在《那时花开》里说过的“世界上任意两个人之间的关系网都不会多过十层”的空间理论完全是谬论;沈庆,采访提纲发过去近一个月,联络人回复八个大字,都是“忙”。这位早已从歌者变为商人的前歌手,恐怕更关注早晨九点半的开盘数字,早已不屑于在俗世红尘中追忆20年前的痛痒了。
但我们终究要感谢这批先锋人士,没有他们的奠基,就不会有关于校园的这么多好听的歌曲和回忆;感谢那个只有BP机没有手机的年代,它让校园成为真正的象牙塔;感谢当时物价还没飞涨,让歌者有清净的心情致力于创作;感谢每一位自掏腰包当年购买过“校园民谣”的歌迷,即使多年后你发现那是盘盗版磁带也看开点,为青春买单的人都别后悔。
昨晚,我把未能采访到的四位爷的采访提纲放在了草稿箱内,是的,仅仅是草稿,按了下F5,页面“唰”的回到了初始,就像从未有人来过一样。

评论:说到叶蓓,就让我想到了白衣飘飘的年代。那是属于我们的朴素年华,怀念。

[ 此帖被君适宜在2014-09-25 09:38重新编辑 ]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君适宜 橘果 +30 2014-09-06 感谢分享,加分鼓励
隐藏评分记录
描述
快速回复

【温馨提示】请认真回帖,禁止纯表情、纯数字、纯复制等水帖!请勿套用“谢谢楼主”、“抱走”、“完结没有”等无意义的回复!每个帖内连续回复请勿多于3帖,每个版面连续回复请勿多于10帖!除茶馆外其他版面请勿版聊,回帖请与主题相关。
验证问题:
《步步惊心》的作者是谁? 正确答案:桐华
按"Ctrl+Enter"直接提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