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应用 社区服务 会员列表 统计排行
主题 : 起源于二泉映月——sunnggong民乐古典心情篇
sunnygong 离线
级别: 玫瑰骑士

UID: 19887
精华: 1
发帖: 115
橘果: 1371 颗
威望: 592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08-06-27
0  发表于: 2007-11-01  
来源于 音乐推荐 分类

起源于二泉映月——sunnggong民乐古典心情篇

管理提醒: 本帖被 羽荫藜 从 音乐地带 移动到本区(2016-01-14)



二泉映月

引用

sunnygong原创:
二胡的绝对代表,已经广为熟知的乐曲拿来推荐有点多此一举。
可因为昨天在地铁转站过程中,一个失明落魄老者的哀怨二胡给了我理由再次推荐。

地铁人流集中
所有人都在匆忙地走着。
我也不例外,因跟友人有约而不得不赶。

当然我先闻其声,
质朴的琴声令人想起的就是阿炳个人的珍贵录音
让我的心为之破碎的声音。

有一张CD,仅有一首乐曲——二泉映月
多种版本, CD最后的一首乐曲是阿炳个人的录音。
很显然这一首显得格外质朴
你会以为一下进入了留声机年代
一张老胶片吱吱呀呀的声音
有种摇摇欲坠之感然而就这个声音让我沦陷了。

它没有前几个版本的精致的编排
也没现代录音的技术
更没有其他乐器的辅助
然而却能从中听出那份凄美
我眼前的美景依旧吗?
过去被我忽视的美景啊,我现在只能凭模糊的记忆寻找你的美好。
这个乐曲一开始并没有名字,与其说是对二泉的回忆,不若说是阿炳对自己一生的抒发。
我猜想他在演奏这首曲子之时,是否他人生的电影随同一起放映。

这一切不得而知
与此同时,我正朝老者走去,我是在慰籍自己?
只见我掏出硬币放在了老者跟前,匆匆前行,甚至不敢看老者的脸




引用


[flv]http://sunngong.lifelogger.com/media/audio0/566232_wssbcjeuyy_conv.flv[/flv]

[ 此贴被sunnygong在2007-11-01 13:37重新编辑 ]
清空我的评分动态本帖最近评分记录: 共1条评分记录
sibyl 威望 +10 2007-11-01 -
隐藏评分记录
sunnygong 离线
级别: 玫瑰骑士

UID: 19887
精华: 1
发帖: 115
橘果: 1371 颗
威望: 592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08-06-27
15  发表于: 2007-11-14  
那一定要加上林海简介。。

我一直知道音乐界有个林海,但我老是容易把那主持人林海搞在一起

因为那个林海也写歌词之类。
搞得有时候不知道究竟是谁。。
颦儿 离线
级别: 橘园贵宾

UID: 10889
精华: 9
发帖: 2203
橘果: 6361 颗
威望: 6813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3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 2018-11-21
14  发表于: 2007-11-13  
引用
引用第6楼sunnygong2007-11-01 13:31发表的:


民族瑰宝灿烂无比,无法一一回味
最终以一曲琵琶电影配乐来作小结
这不是终点
.......

亲爱的,发现宝了,居然发现《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这个琵琶曲《琵琶语》是俺们中国银林海嘀作品,哈哈哈!

偶打算整一个他的合辑出来!!!
原你归来仍是少年
茉茉依然 离线
级别: 玫瑰骑士

UID: 11356
精华: 1
发帖: 681
橘果: 1330 颗
威望: 853 点
光辉成就: 1 分
在线时间: 280(时)
注册时间: 2007-06-12
最后登录: 2024-05-06
13  发表于: 2007-11-06  
昆山玉碎凤凰叫,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好听,有好多都是第一次听,谢谢LZ
宿命讲,天蝎太阴,狮子太阳,致命吸引,吸引到致命
颦儿 离线
级别: 橘园贵宾

UID: 10889
精华: 9
发帖: 2203
橘果: 6361 颗
威望: 6813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318(时)
注册时间: 2007-06-06
最后登录: 2018-11-21
12  发表于: 2007-11-01  
一个下午都在听呢,很纯净的感觉,跟摇滚带来的绝望不一样,民乐有一种悠然的寂冷。期待晴的下一贴
原你归来仍是少年
sunnygong 离线
级别: 玫瑰骑士

UID: 19887
精华: 1
发帖: 115
橘果: 1371 颗
威望: 592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08-06-27
11  发表于: 2007-11-01  
只能感叹民乐要走的路还很长

马头琴的一些专辑也试图听过,但总不会感觉很好。

看过几次马友友和马头琴的合作,我的感觉是无论是对马头琴和大提琴都会有更深的理解和期待。可遗憾的是,就连马友友也不是土生土长的中国人。
sunnygong 离线
级别: 玫瑰骑士

UID: 19887
精华: 1
发帖: 115
橘果: 1371 颗
威望: 592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8-17
最后登录: 2008-06-27
10  发表于: 2007-11-01  
一一作答
首先要谢谢黛MM的箜篌相关补充

再来,马友友和马头琴的合作部分很难找到相关记录,也是为什么迟迟未做马友友专题的原因。
专辑的部分不少。
可偏偏我最喜欢的部分是和马头琴部分的合作。

琵琶吟的确是值得反复听的曲目。
至于十面埋伏,虽说也号称是名曲,但不在推荐之列。

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是冲茨威格去的,想看看徐导怎么诠释。后来最惊喜的部分是配乐。前面我都没提是日本人创作的东西。只当琵琶曲去听。

以这首曲子的年轻来讲,目前为止就没奢想它是国人的作品。
日本人这点就是让我既不爽又钦佩。他们一直试图对中华文化有更深的理解,反而不若中国人自己浮于表面,根本不去想了解。

一旦去有文化韵味的景点旅游,要是见到日本团,你会发现,人家那不是旅游,就是来学习的,所有随团人员像小学生样的仔细聆听导游的讲解。

让我真是羞愧不已。
黛名 离线
级别: 吟游仙子
UID: 21448
精华: 0
发帖: 60
橘果: 455 颗
威望: 82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8-31
最后登录: 2009-08-23
9  发表于: 2007-11-01  
引用
引用第4楼sunnygong2007-11-01 12:49发表的:

千秋乐奏琵琶吟。


好一个千秋乐奏琵琶吟,值得反复聆听。听民乐,最忌浮躁,偏我生得性急,十面埋伏弄疯了我对琵琶的印象,果然还是乐器协奏好听,笛子的声音恰到好处的彰显了琵琶的低音部。
???●︶ε︶●?   (*∩_∩*)
黛名 离线
级别: 吟游仙子
UID: 21448
精华: 0
发帖: 60
橘果: 455 颗
威望: 82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8-31
最后登录: 2009-08-23
8  发表于: 2007-11-01  
引用
引用第3楼sunnygong2007-11-01 11:57发表的:
马头琴不知道是何时走进了我的视野

然而第一次听到它发出的声音

我就忍不住多看了它几眼
.......


听完《达玛花》,再次领略到马头琴的沧桑,期待晴的马友友专题
???●︶ε︶●?   (*∩_∩*)
黛名 离线
级别: 吟游仙子
UID: 21448
精华: 0
发帖: 60
橘果: 455 颗
威望: 82 点
光辉成就: 0 分
在线时间: 0(时)
注册时间: 2007-08-31
最后登录: 2009-08-23
7  发表于: 2007-11-01  
引用
引用第1楼sunnygong2007-11-01 11:14发表的:
箜篌
这一古老乐器
如今弹奏它的人很少,曾经濒临失传

.......


引用


刚听完那首湘妃竹,来补些关于箜篌的资料



百度百科
  箜篌是中国古老的弹拨乐器,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箜篌在古代有卧箜篌、竖箜篌、凤首箜篌三种形制《史记.封神书》:“於是塞南越,祷祠太一,后土,始用乐舞,益召歌儿,作二十五弦及空侯琴瑟自此起。”

  据考证,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箜篌在古代除宫廷乐队使用外,在民间也广泛流传。在中国盛唐(618-907)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飞速发展,箜篌演奏艺术也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也就是在这个时期,中国古代的箜篌先后传入日本、朝鲜等邻国。在日本东良大寺的寺院中,至今还保存着两架唐代箜篌残品。但是,这件古老的乐器,从十四世纪后期便不再流行,以致慢慢消失了,人们只能在以前的壁画和浮雕上看到一些箜篌的图样。

    箜篌盛行于汉、唐时期,它是唐十部乐中重要曲乐器之一,在宋、元两代继续流传,明末渐少使用,以至失传达三百年之久。

  为了使这消失多年的乐器重现舞台,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起,中国音乐工作者和乐器制作师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他们根据古书的记载和保存下来的古代壁画的图形,设计试制了几种类型的箜篌,但是由于这些箜篌存在着许多不足,所以没有推广和流传开来。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种新型箜篌--雁柱箜篌被研制出来。它的结构比较完善、科学,音响具有民族特点,因而被推广用于音乐实践。

 新制成的箜篌,装有两排同样的弦,每排有四十四根。由于是双排弦,它可以演奏两个声部的复调旋律。色柔美清澈,表现力强,同时可以模仿古筝的推、揉、控、龈和模仿古琴的泛音奏法。如今箜篌常用于独奏。重释相为鞘舞伴奏,并在民族乐队中应用,探受听众的喜爱。




引用










    凤首箜篌在隋唐用于天竺乐、高丽乐中。古代描写箜篌的诗屡见不鲜。古乐府《孔雀东南飞》中就有刘兰芝“十五弹箜篌”的诗句。最著名的一首是唐代诗人李贺的《李凭箜篌引》。这首诗是李贺在京都长安作奉礼郎小官的三年间写的,诗中所提到的李凭是当时宫廷里著名的乐工。诗云: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

  讧娥啼竹素女愁,李凭中国弹箜篌。

  昆山玉碎凤凰喉,芙蓉泣露香兰笑。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三丝动紫皇。

  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梦入神山教神妪,老鱼跳波瘦蛟舞。

  吴刚不眠倚桂树,露脚斜飞湿寒兔。

  这首诗是唐诗中描写音乐题材的名篇,它以一场秋雨为线索,明写天气变化,暗述李凭演奏箜篌的过程,并借神话来写听众,富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




引用

    箜篌在外形上区别于竖琴的几个特点:竖琴单排弦,箜篌双排弦;竖琴长匣形共鸣箱,箜篌琵琶形共鸣箱;竖琴共鸣箱侧面光秃,箜篌共鸣箱的左右两面各有一行雁柱;竖琴琴柱是圆柱,箜篌琴柱一般是方柱。另外作为一种装饰,琴柱顶端有凤凰首的一定是箜篌。

  确切的说,竖琴的共鸣箱是窄梯形的,边缘比较直,而且弦的下端直接连接在共鸣箱的斜面上,而箜篌的双面琵琶形共鸣箱要更大一些,侧面是垂直的,弦压过雁柱连接共鸣箱下端——从远处看去和竖琴确实容易混淆。

  具体一点,竖琴共鸣箱在左右方向上宽,在上下方向上窄,也就是比较扁,名之为“卧式”;箜篌共鸣箱在左右方向上窄,在上下方向上宽,也就是属于侧扁,名之为“立式”。两者区别来源于单排弦和双排弦各自的要求。这样,从正前方看,竖琴共鸣箱的左右两边在琴体下部明显的突出,像船的两舷;从正侧面看,箜篌的琵琶形共鸣箱则宽大如蒲扇;从侧前方看,两者形状较像,但竖琴共鸣箱的下端会被琴柱遮住,其左下角或右下角会在琴柱的另一边露出来,而箜篌共鸣箱上沿和下沿的弧度却有差异——上沿一般有着柔和的曲线,下沿一般是根笔直的保护条;有的箜篌共鸣箱向琴柱方向突出比较多,琴柱下端是“插”在共鸣箱上的。

现在看来概念有点混乱,我们重新界定一下——

“竖琴”三层含义:

一,古代的竖琴,包括我国竖箜篌在内的古代乐器,指近代改革以前的竖琴,无论叫“Cank”“Harp”“箜篌”都只是同种乐器在不同地方的不同名称;

二,现代的竖琴,特指西洋竖琴;

三,世界各民族的各种竖琴类乐器,五花八门,千奇百怪。

“箜篌”三层含义:

一,古代卧箜篌,由于现在已没有卧箜篌,这一含义通常只在少数古籍中出现;

二,古代竖箜篌,就是我们的祖先给Cank取的中文名字,相当于“竖琴”的第一层含义;实际上是东传至中国叫做箜篌,西传至欧洲叫做Harp,只是近代我们中国人又设定出一个“竖琴”的翻译名称罢了;

三,现代的箜篌,是结合竖琴古筝并加以发展的新型乐器,或者说就是竖琴的改革类型:双排弦竖琴。随着现代箜篌的发展,现在“箜篌”二字越来越多的指现代的箜篌。

  竖琴由西方传入,曲项琵琶也是由西域传入;竖琴和传统乐器古筝结合化生出现代箜篌,曲项琵琶和传统的直项琵琶结合演变为琵琶。

  其实因为西洋钢琴的强势是令人深感窝囊的,所以在同属民族乐器的前提下,表现力越强大的就越受银河青睐。箜篌表现旋律与和声的能力也很强,再加上竖弦类乐器音色的魅力,总体上很华丽。

  箜篌酷似一只顾盼生姿的大凤凰。弹箜篌时可以穿宽衣大袖的传统华美衣裳……一袭白衣~~飘飘欲仙,皓腕再衬着玉镯~~与凤凰一同飞翔……古典而又浪漫。

  箜篌按十二平均律七声音阶降C大调定弦——虽然七声音阶弦列跨度较大,在弹奏音高变化大的旋律时可能比五声音阶弦列微微费时,单手最大音程也小一些,不如五声音阶弦列在表现五声音阶旋律时流畅,但在七声音阶弦列上可以单手直接弹出五声音阶旋律,而在五声音阶弦列上要弹出七声音阶旋律必须有左手的配合,更会大大限制灵快。七声音阶旋律毕竟要比五声音阶旋律多得多。

  音域方面,大型的专业用箜篌超过六个八度,甚至达到七个八度?不过一般的箜篌仍然是五个八度。

  把箜篌和竖琴的音色对比一下:竖琴的声音好像是从水下发出的,整块水吸收了一些散射的能量,比较清纯、柔和、稳定;箜篌的声音好像是从透明的水上发出的,连水面也在微微的震动,比较清亮、浮泛、飘忽。把箜篌和古筝的音色对比一下:古筝更醇厚幽远,更容易融合,溶溶如荷塘绿水之夜;箜篌更清越空灵,更鲜明一些,泠泠似雪山清泉之声。

  在技法方面,箜篌是以竖琴为根本,以古筝等民族乐器为辅助,再加以发展的。

  箜篌与竖琴在技术上的区别主要是:箜篌多了压颤技法(古筝),带来更多的韵味变化;有左右同度的双排弦,在演奏快速旋律和泛音上更方便,可以左右手同时奏出旋律与伴奏而不相互妨碍,增强了和声与复调;揉弦区和拨弦区互为一体,在揉弦拨弦手法之间转换非常便捷,和声色彩更丰富,甚或可在两只手不同的手指同时拨动不同音高的弦后用对应手指相互施展揉弦手法,由于两只手不像单手的两根手指那样互相牵制而是各自独立,双手同时施展的揉弦手法能有较大的组合可能;左右两排弦把共鸣箱完全围住了,少了一般的竖琴的那种手在共鸣箱上拍一拍的技法;弦列在雁柱下方有一片无调区,比一般的竖琴多了个“码下刮奏”。

  箜篌与古筝在技术上的区别更多(分属于竖弦类和平弦类乐器了),除了前面说过的在定弦方面五声音阶和七声音阶的不同以及箜篌双排弦的特别之处外,这里再举三点——

  一,弹古筝要戴假指甲,弹箜篌(竖琴)不戴假指甲。这是因为箜篌的共鸣方式、置弦方式和筝不同,弹箜篌时手指触弦的角度也和弹筝不同,所以用裸指较小的力量拨弦就能达到足够的音量,再加上箜篌弦为竖直向,弹奏时常常要用指尖的左右侧面拨弦,戴上假指甲不会对此有什么帮助,反而有所妨碍,因此弹箜篌像弹古琴一样不戴假指甲,而是用肉指和指甲直接触弦。这也使箜篌一般用尼龙弦及尼龙缠钢丝弦,不用裸钢丝。与此相应的是箜篌少了点筝的力量,而某些技法却更细致入微。呵呵,不戴假指甲,一方面更方便和节约一点,另一方面学习起来却更辛苦一点;

  二,古筝的弦列呈有一定弧度的拱面,手每次在两根隔着一定距离的弦之间跳转时必须抬起一点,而且整个弦列的中点线斜向得比较厉害,有时实际增加了距离,因此要比在平面、直向上的移动微微费时。此外,每一根弦相对于它前后两根相邻的弦是要微微高出的(尽管程度很小),因此在古筝上拨单独的某根弦要更容易一点。箜篌的弦列完全是平面,手每次在两根隔着一定距离的弦之间跳转时几乎不用抬起,而且整个弦列的中点线斜向程度不大,实际缩短了距离,因此有时要比在拱面、斜线上的移动稍微快点。此外,每一根弦与它前后两根相邻的弦处于同一平面,因此在箜篌上拨单独的某根弦不是最容易的——有时下指角度不能太平,太快了容易碰到相邻的弦;

  三,在泛音数量上,古筝由于有左手的帮助,每根弦可以有多个泛音,箜篌则由于双排弦的分割,双手不能接触同一根弦,因此在不踩踏板的情况下每根弦只能弹出一个泛音,但可以在泛音旋律中灵活使用压颤技巧修饰。



[ 此贴被黛名在2007-11-01 16:21重新编辑 ]
???●︶ε︶●?   (*∩_∩*)